自从特朗普和拜登先后担任美国总统之后,中美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。而去年8月佩洛西窜台一事的爆发,更是将这些矛盾推向了高峰。
(资料图)
美军为何不敢在西太和南海率先动手?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段时间内,中美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。尽管美国方面曾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施压中国,迫使其妥协。但每当解放军表现出分庭抗礼的姿态时,美国反而会先收手。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美国认识到,在西太平洋和南海上,他们的胜算非常低。这一结论的核心因素,就是解放军建立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,也就是各种中远程导弹的能力。
这种体系的确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,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的军事行动。因为美国清楚,如果他们采取武力行动,解放军很有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回应。这样的结果不仅会让美国付出代价,而且可能会对全球局势产生影响。
美军学解放军的方式,是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?
可以看出,在西太地区,中美的军事力量与以往相比,已经发生了逆转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美军最终选择了和解放军相同的战术思想——使用大规模装备中远程导弹和游击战的方式,来建立美军自己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。这一决定不仅可以加强美军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上游击战的能力,也有助于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地位。
同时,这也意味着美军可以更好地掌握局面,不让对手轻易地进行介入。这一体系的建立也对美军陆战队在海上“游击战”中的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。美军陆战队可以更加自信地开展这种行动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拥有足够的支持和保障。此外,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建立了首个中程导弹部队一事,许多西方军事专家认为,这是美国在为可能发生的下一场大战积极做准备。
美国海军陆战队首次成立“战斧”导弹发射营
据了解,为了实现这一计划,今年,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成立第一支“战斧”导弹发射营,旨在加强美军的中程导弹能力。该部队由3个导弹连组成,每个连都配备了16套导弹发射系统。美军预计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将于2030年前全面形成战斗力,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中程打击能力的核心之一。
据悉,“战斧”导弹是一款被广泛认可性能出色的先进武器,它最初于冷战时期的70年代开始研制,80年代初正式服役至今已经有40年的历史。虽然最初设计用于核打击任务,但随着产量的增加,“战斧”逐渐成为执行常规远程精确轰炸任务的重要武器之一。
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,“战斧”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,成为美军的重要作战工具。这种新型作战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打击效果和精确度,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对士兵的伤害风险。自此以后,“战斧”导弹几乎在美国介入的每一次局部战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,并成为了美军标准作战模式的代表之一。
如今,“战斧”导弹仍然被视为先进武器库中的精品,其性能得到了广泛认可。尽管已经服役多年,但其高精度、远程作战、低伤害等优点仍然得到了持续的改良和加强。可以预见的是,这种先进武器将在未来的局部冲突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并保持其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不过即便如此,解放军也不是没有应对办法。尽管“战斧”曾经取得过惊人的战绩,但其速度较慢、飞行时间长等方面的缺陷仍然不可忽视。即使像南联盟、叙利亚这样的小国也能够通过防空系统有效地拦截它。因此,如果考虑到解放军拥有全面防御系统的现实情况,那么“战斧”的实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究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