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>正文
宋朝愤青柳永:落榜后满腹牢骚写下狂妄词作,没想到成为千古绝唱

时间:2023-09-09 10:36:24   来源:个人图书馆-茂林之家

前言

柳永是生不逢时的浪子,才华洋溢却竟被当世所不容,然而他炽烈的情感在字里行间倾泻而出,凝结成千古绝唱,成就了一代词宗。他那抱负与热血,叛逆与倔强,无不令后世歆羡不已。这位柳大词宗,金榜题名不曾得,却用心血酿成一曲佳作,成为人间永恒的传奇。


(资料图)

少时才情绝伦,金榜初试见挫折

江南崇安,有一户望族曰柳氏。柳家虽非显赫之门第,却也世代书香。柳永便出自此家,自幼便表现出令人骇异的聪慧与才华,五岁能诵《孝经》,八岁背诵古诗数千,文章学识渊博,无一不令众人瞩目称奇。柳永也因此备感自豪,时时以能考取功名为目标,期望一展宏图。

柳永的童年在父母宠爱和夸奖声中度过,一家人都寄予厚望,认为他必将大器晚成。村中长辈们见了柳永也个个称赞不已,夸他“聪明过人”、“不世出”。柳永日复一日听着这样的溢美之词,也确信自己天资超群,不比任何人差。他幼时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学着父亲查阅典籍,一本本翻看,然后对着墙壁朗诵文章。他还喜欢拉着村中小朋友听他背书,颇有风范。众小友对他也十分崇拜仰慕。

到柳永十六岁那年,他兴高采烈赶赴汴京赶考,满怀志在必得。一路上,柳永已然想好了一登科举金榜,便要回乡里建学堂,教导后进。他也幻想着入了仕途要力排众议,直言敢谏,为国家贡献宏图大略。柳永脑海中已描绘出了一个光明可期的未来。 谁知天不遂人愿,考题偏僻,柳永落第而归。母亲怜爱地劝他莫要灰心,来年再战。柳永面对母亲宽慰的话语,心中却充满了无力感和懊丧。他原以为自己必然会顺利高中,哪想到竟第一次就失败了!柳永自暴自弃地想,或许自己才华还不够,还需再接再厉方能出人头地。

次年柳永再次北上求学,然天意弄人,柳永竟又次落第。如此几度三番后,柳永心灰意冷,不再奢望金榜题名。他放纵自己沉溺在汴京的歌舞春色中,终日游荡于青楼歌坊,寻花问柳,与留连其间的歌女们过从甚欢。不再受约束的生活让柳永情不自禁沉醉其中,再无半分读书人气度。

柳永曾一度满怀理想,奋发图强。谁知打击接踵而至,多次失败让他原先的抱负和激情荡然无存。他从一个目空一切的少年天才,跌落到了对前程心灰意冷的地步。柳永觉得自己实在倒霉,命运弄人,与科举无缘。既然如此,不如痛痛快快过逍遥日子,于是他放任自己投入纸醉金迷的汴京生活中。

柳永整日昏昏沉沉度日,酒为伴,娼为友。他不再有半点读书人书生气,对功名的追求也已抛诸脑后。柳永觉得自己被命运抛弃,便也抛弃了原本的理想抱负。他想就这样糊涂度日,也算自在。

愤懑难抑,一首狂句惊四座

在一次次失败打击下,柳永心中渐渐燃起了对现实的愤懑与不满。他觉得自己明明才华出众,却因考试失利而前程尽毁,实在令人不甘。终于有一日,柳永酒兴朦胧之时,挥毫自抒,写下了千古绝唱《鹤冲天》。

“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,明辨暂遗贤,如何向?未遂风云何时换?争不恣狂荡!”词作一出,立时在汴京城内传为佳话。众人无不为柳永的豪气与不羁倾倒,然言语中透露的不满与嘲讽之意也令人深感惊愕。这等放肆言辞,竟敢直指圣上,简直是大逆不道!

柳永写下这首词,原本只是一时兴起,想发泄自己的懊丧情绪。他酒后迷糊,怀里抱着歌姬,心中委屈和不甘登时爆发,便放任手中的毛笔将自己的感受逐字逐句宣泄而出。他根本没有想到,这首仿佛在诉说心声的词作,竟会在汴京城里迅速传开,并引起轩然大波。

消息很快传到宋真宗耳中,君王大怒,立即让人将柳永拘捕。“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失意书生,你既然瞧不上朕这科举,那就去填词歌唱去吧!”真宗狠狠斥责了一通,并亲自批示“柳某人,奉旨填词”。柳永从此开始了他的词人生涯。

当柳永被押到真宗面前的时候,他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在酒后胡写的句子竟惹恼了天子至此。柳永登时后悔不迭,叩头请罪。他心里明白,这下自己是真的完了,这等大逆不道的行为,怕是要被斩立决了。谁知真宗此番只是责备了他几句,并未真惩治他性命,柳永不禁大大松了口气。他决心今后再也不要犯这等错,老老实实填些词曲好了。

放浪形骸,感天动地泣红颜

柳永虽然一时间愤懑失言,幸而圣上未加重罚,他也就此甘心做了颗避世的闲云野鹤。柳永整日或笔耕不辍,或浪迹歌坊,忘我地投入文艺创作中。他性格热情奔放,又多才多艺,深得众多歌女欢心。纵然不再求任官进爵,柳永的生活依旧潇洒快意。

其时柳永与一名歌妓小螺相恋,两人关系甚笃,小螺也深爱着才华横溢的柳永。小螺生得极美,妩媚动人,深谙歌舞妙术。她歌喉婉转,每每演唱,总能引来无数铜钱方糖雨点。柳永第一次遇见小螺,便如痴如醉,再也忘不了她朦胧妩媚的眉眼。

两人后来相识,小螺也被柳永温和儒雅的情怀所打动。她逐渐离开了春花秋月的生活,改而相伴在柳永身边。柳永白天创作,小螺在一旁伴吟;夜晚两人徜徉花月,怡然自得。日复一日,他们的爱情在这静谧内容中暖洋洋绽放。

然一日,小螺忽然病倒,即将不治。柳永日夜守候在小螺榻前,眼见她由鲜艳欲滴变得面黄肌瘦,心如刀割。就在小螺断气之时,柳永泪如雨下,挥笔写就《雨霖铃》一词,悲痛欲绝。这首哀婉动人的作品一出,感动了无数人。匆匆流逝的生命中,爱情是那样凄美脆弱,柳永的情真意切也令人难忘。

柳永整夜泣不成声,抱着小螺已经冰冷的身躯辗转反侧。他恨不得自己也随小螺而去,两人来世再续前缘。然转念一想,小螺终究已逝,自己必须活下去,为了她,也为了两人曾经的爱情。

经此一事,柳永愈发明白世事无常,人生如梦,感情亦是如此脆弱不堪。他决心要更加放浪形骸,攫取生命中每一分美好与愉悦,不留遗憾。因而他更加肆意浪荡,与所有贴心歌妓笑语晏晏,欢宴作乐。虽已不复少年时对功名的憧憬与追求,然柳永的人生依旧洒脱热烈,英姿不再。

天赋异禀,词极传神泣鬼神

虽然放浪形骸,柳永的文学创作兴趣从未减退分毫。他的词多写怀愁伤春、怅惘离愁之情,字字珠玑,感人至深。柳永善用拟人手法将花草鸟兽拟为美人,转写情感,令词意婉转抒情。他的词如《渔家傲》《春闺怨》等,悲喜交加,传神达意,读之能令人随词起舞,悲喜交集。

柳永洞察人情世故,又备感人生短暂,因此他的创作神佛,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。他笔下的花鸟虽非真实,却有鲜明性格,欢喜怅惘,无不打动人心。这般高妙手法和瑰丽词藻,使柳永词作感染力极强,读者能够身临其境,同君共愁共喜,神魂颠倒。也正因如此,不仅民间百姓传诵柳永词曲,就连歌坊女伶们也无不倾心,称他为词宗。

柳永晚年病重欲化之时,汴京城内竟有上百名歌妓前来吊唁,场面哀痛热烈非常。可见柳永平生对她们的照拂之深,她们对词宗的哀思之切。这些歌妓们虽出身低微,却也有着与常人无异的真情流露,她们深受柳永笔下文字感化,也为他写出了自己的真心。

柳永虽一生未得心仪官职,但他毫无节制的创作热情,成就了宋词的伟大高峰,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供后世传诵。柳永以他挥洒热血的青春,打破了旧有格律界限,也将怀才不遇的不平凸显无遗。他用词作流传自己炙热的心,开启了词风革新先声,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。天上懒人,人间词宗,正是一个英雄的传奇。

结语

当我们细品柳永词中怒放的激情,便可体味他那颗不平凡的心灵。正是有这样的豪杰,我们的传统文化方显生机盎然。无论环境如何挫折冰冷,我们仍要像柳永那样保有一颗赤子之心,用热情照亮漫漫长夜,那么生命便永不熄灭。古往今来,正是有不屈不饶的蓬勃生命力,我们的民族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、生生不息,从容走向更光辉灿烂的未来。

标签:

精心推荐